律师是感性好还是理性好?

法律研究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郑港文章 > 法律研究

律师是感性好还是理性好?

作者:焦艳洁   时间:2021-01-12   点击数:

        进入律师行业快3年了(从律所实习起算),在这3年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“奇葩事儿”,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当事人,曾经遇到当事人当面“吐槽”某某律师是大忽悠,有人抱怨某某律师是“冷血动物”,当然也有当事人称赞某某律师是个“热心肠”的好人.....作为律师,我在开庭过程中更是遇到过比当事人还“激动”的律师,激动到什么程度呢?激动到当事人反过来劝自己的律师要冷静。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:哪种律师是容易得到当事人信任的律师呢?感性的,理性的?

在工作之余我仔细观察过,发现了这样的现象:从性别上来讲,女律师感性的多,男律师理性的多;从年龄上来讲,年轻的、执业年限较短的律师容易感性,年龄较长、执行时间长的律师偏理性;从执业领域来看,做婚姻、继承、家事案件的律师大多都是感性的,做刑事辩护的律师往往比较冷静。当然以上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绝对的,就我自身的执业经历来讲,我觉得律师不论是感性还是理性,总有当事人会买你的账。

律师是个矛盾体,在这个案件中面对当事人他可能是感性的,与当事人感同身受;在处理另一个案件面对另一波当事人的时候,他可能就是冷静睿智的,能够面无表情的分析案件......

其实对于律师来讲,不管是能跟当事人迅速拉近关系的,还是一直都冷静理智、就事论事的,首先都要学会理性思考,并且能够在接待当事人时学会倾听,这才是初次见面赢得当事人信任的关键。倾听的基本原则就是共情,就是要有同理心和同情心,如果不能站到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事件本身对其造成的影响,就很难去发现一些细节,准确地评判出客户的需求。但是律师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倾听者,而是要从倾听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,从这些本质和特点出发,去做理性的分析,从而尽可能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。

律师因为职业特点,思维方式必然有律师职业的方式,最根本的就是要理性,但理性与同情心并不冲突,反而是相互促进,相辅相成的。每个律师都有自己的执业风格,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,能够获得当事人信任的就是好律师。

友情链接:   郑港律师

版权所有:河南郑港律师事务所   豫ICP备15013048号-1 技术支持:佑航科技